燒傷外科應用燒傷康復新技術成功救治兩名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
? 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后,中山一院燒傷外科按照醫(yī)院“一科一策”的要求,,針對燒傷患者等制定了特殊診療流程,。日前,燒傷外科在嚴格執(zhí)行疫情防控任務的同時,,成功救治了兩名大面積特重度燒傷(90%TBSA以上)危重患者,。
? ? ?1月28日以來,燒傷外科朱家源教授,、唐冰教授,、胡志成副教授治療團隊接連收治了兩名成人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。一名為55歲男性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,,總面積達95%TBSA,,另一名為40歲男性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,總面積達92%TBSA,,兩名患者均以Ⅲ度燒傷為主,,伴有重度吸入性損傷,創(chuàng)面膿毒血癥,,感染性休克,,多器官功能不全,。
? 考慮到兩名燒傷患者伴有重度吸入性損傷,盡管當前新冠肺炎流行,,燒傷外科治療團隊在做好防護后即進行了常規(guī)急診氣管切開術,。由于兩名患者的呼吸道吸入性損傷嚴重,在救治的早期均出現(xiàn)了呼吸驟停,,醫(yī)護團隊經過及時搶救后,,患者順利恢復了呼吸。
? 針對兩名患者的危重情況,,燒傷外科應用了燒傷康復新技術,,實現(xiàn)了患者快速治愈和康復。在救治過程中,,治療團隊通過早期整體切痂,,有效控制術中出血,讓患者平穩(wěn)渡過了休克關,。同時,,治療團隊采用了獨創(chuàng)的Spray skin領先技術結合微粒皮移植、異體皮覆蓋綜合治療,,顯著提高了植皮成活率和愈后質量,有效促進創(chuàng)面愈合,。其中,,相關燒傷康復新技術在2019年榮獲中國康復醫(yī)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
? 此外,,謝肖霞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,、康復醫(yī)學科陳少貞教授帶領的燒傷康復團隊加強了患者的肺部康復、肢體功能鍛煉,,縮短了患者的總愈合時間,,進一步促進患者功能恢復。
? 傷后一個月,,兩名特重度燒傷患者的四肢,、軀干創(chuàng)面已大部分愈合,能進行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動及下地行走鍛煉,?;颊叩木衩婷布靶睦頎顟B(tài)也得到了有效改善,能積極面對特重度燒傷所造成的突如其來的變故,。
? 在燒傷外科治療團隊,、護理團隊以及康復醫(yī)學科燒傷康復團隊的共同努力,經過三個多月夜以繼日的奮戰(zhàn),,兩名患者終于成功治愈,,近期康復出院,。
? 據(jù)專家介紹,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的死亡率高,、傷殘率高,、并發(fā)癥多、病程長,、救治難度大,。在我國,超過70%的大面積燒傷患者,,有一半能搶救回來,。之后每增加1%的燒傷面積,死亡率將增加一倍,,超過90%的大面積燒傷患者,,救治成功的可能性僅為3%-5%,甚至更低,。尤其是50歲以上的病例,,鮮有報道。
? ? ? 1989年,,中山一院燒傷外科朱家源教授作為當時治療組主要成員之一,,治愈了一例燒傷面積達100%、Ⅲ度96%并嚴重吸入性損傷的大面積特重度患者,,為當時世界紀錄,。目前,在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的救治上,,燒傷外科繼續(xù)傳承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,不斷突破技術創(chuàng)新,提升患者救治水平,。(燒傷外科)
燒傷外科醫(yī)護團隊與兩名大面積特重度燒傷患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