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療特長:
自1983年畢業(yè)至今,從事婦產(chǎn)科工作30余年,擁有豐富的臨床經(jīng)驗。熟練掌握婦產(chǎn)科各種常見病、疑難病的診斷及治療,特別是擅長于婦科腫瘤的診斷和治療。
曾作為第一負責人承擔多項廣東省自然基金項目。已培養(yǎng)碩士研究生十余名;發(fā)表學術(shù) 論文 50余篇,其中多篇發(fā)表在 SCI及國內(nèi)婦產(chǎn)科高水平期刊;參與“婦科腫瘤學”、“現(xiàn)代臨床思維培養(yǎng)”、“臨床婦科腹腔鏡診療學”、“婦產(chǎn)科臨床手冊”等書的編寫,參與“腹腔鏡在婦 科疾病診治中應(yīng)用的系列研究”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研究方向:婦科腫瘤、計劃生育
主要教育和工作經(jīng)歷:1983年畢業(yè)于中山醫(yī)科大學,1987年3月-至今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婦產(chǎn)科工作。
社會兼職: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婦產(chǎn)科專委會委員,廣東省圍產(chǎn)醫(yī)學會委員,廣東省、廣州市醫(yī)療鑒定委員會委員,廣州抗癌協(xié)會婦瘤專委會常委,廣州地區(qū)婦女兒童保健專家。
論著:
[1] HuizhenGeng,Jiaming Huang,Haitian Chen, Juan Yang , Tianyu Liu, HongweiShen, Zilian Wang, PeiqiKe. Overexpression of CUL4B is a novel predictor of prognosis for 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. EUROPEAN JOURNAL OF GYNAECOLOGICAL ONCOLOGY. 2019, 40(2):198-202.
[9] 黃佳明; 耿慧珍; 柯珮琪; 費慧; 劉田雨; 沈宏偉, 熱帶醫(yī)學雜志2015,, (01), 50-52+134.
[10] 劉田雨; 柯珮琪; 梁明懿; 耿慧珍; 黃佳明, 熱帶醫(yī)學雜志2014,, (11), 1459-1461+1464.
[11] 劉田雨; 柯珮琪; 梁明懿; 耿慧珍; 朱云曉, 中國社區(qū)醫(yī)師2014,, (25), 64-65.
[12] 耿慧珍; 柯珮琪; 沈宏偉; 費慧; 黃佳明; 劉田雨, 實用婦產(chǎn)科雜志2014,, (08), 621-624.
[13] 夏夢; 劉軍秀; 姚書忠; 柯珮琪; 何勉, 新醫(yī)學2013,, (01), 15-18.
[14] 費慧; 柯珮琪; 姚書忠; 黃佳明, 婦產(chǎn)與遺傳(電子版)2012,, (03), 37-41.
[15] 岑慧; 柯珮琪; 王莉; 舒珊榮; 費慧; 沈宏偉, 實用婦產(chǎn)科雜志2012,, (01), 28-31.
[16] 楊越波; 葉青劍; 曾海濤; 李貞侖; 柯珮琪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11,, (05), 644-647.
[17] 岑慧; 柯珮琪; 費慧; 舒珊榮; 沈宏偉, 實用醫(yī)學雜志2011,, (17), 3230-3232.
[18] 舒珊榮; 柯珮琪; 楊越波; 李小毛; 岑慧; 沈宏偉; 費慧, 實用婦產(chǎn)科雜志2010,, (12), 944-946.
[19] 沈宏偉; 曾海濤; 牛剛; 柯珮琪; 費慧; 岑慧; 姚書忠, 腹腔鏡外科雜志2010,, (10), 730-732.
[20] 鄭崢; 王寧寧; 姜向坤; 張玉鳳; 王瑞東; 柯珮琪, 現(xiàn)代預(yù)防醫(yī)學2010,, (14), 2647-2649+2651.
[21] 王寧寧; 劉斌; 譚金鳳; 丁慧娟; 洪珊珊; 鄭清泉; 柯珮琪; 黃建昭; 王子蓮; 周燦權(quán), 中華臨床醫(yī)師雜志(電子版)2010,, (07), 962-965.
[22] 黃凱清; 柯珮琪; 李維樞, 中國優(yōu)生與遺傳雜志2010,, (03), 121-123.
[23] 鄭崢; 王寧寧; 萬俊紅; 甘小清; 鄭清泉; 柯珮琪, 南方醫(yī)科大學學報2010,, (03), 541-543+546.
[24] 黃凱清; 柯珮琪; 梁立治; 彭文明; 彭娟; 劉少顏, 中國婦幼保健2010,, (06), 829-832.
[25] 舒珊榮; 柯珮琪; 李小毛; 李美香; 王莉; 費慧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9,, (03), 241-245.
[26] 舒珊榮; 李小毛; 柯珮琪,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(自然科學、醫(yī)學版)2009,, (01), 21-24.
[27] 謝洪哲; 王寧寧; 欒小燕; 張紅霞; 譚金鳳; 郭煦; 黃建昭; 牛剛; 沈宏偉; 柯珮琪; 李樹鳳; 江南, 中國內(nèi)鏡雜志2008,, (11), 1162-1164.
[28] 盧錦娥; 柯珮琪; 梁立治; 廖燦; 何潔華; 喻玫; 葉明; 張學真; 匡亞玲, 廣東醫(yī)學2008,, (10), 1719-1720.
[29] 錢冰; 柯珮琪; 王莉; 劉文姬; 李美香, 癌癥2008,, (06), 585-589.
[30] 沈宏偉; 柯珮琪; 楊國奮; 凌家煒; 吳國華, 中國婦幼保健2008,, (08), 1139-1141.
[31] 沈宏偉; 顏杰文; 柯珮琪; 費慧, 實用醫(yī)學雜志2007,, (22), 3598-3599.
[32] 沈宏偉; 胡紅珍; 曾海濤; 柯珮琪; 楊越波; 李小毛; 任姿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7,, (05), 506-510.
[33] 顏杰文; 費慧; 柯珮琪; 蔡秋娥; 羅赫赫, 實用醫(yī)學雜志2007,, (14), 2263-2264.
[34] 顏杰文; 沈宏偉; 柯珮琪; 蔡秋娥; 費慧, 新醫(yī)學2007,, (07), 462-463.
[35] 沈宏偉; 曾海濤; 柯珮琪; 郭文波; 舒珊榮; 費慧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7,, (S1), 74-75.
[36]柯珮琪; 費慧; 沈宏偉; 姚書忠; 舒珊榮; 錢冰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7,, (S1), 118-120.
[37] 崔蓉; 柯珮琪; 錢冰; 沈宏偉, 廣東醫(yī)學2006,, (10), 1483-1485.
[38] 柯珮琪; 錢冰; 顏杰文; 崔蓉; 沈宏偉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6,, (S1), 144-145.
[39] 沈宏偉; 柯珮琪; 韋成厚; 牛剛; 郭文波, 中國婦幼保健2006,, (05), 701-703.
[40] 林美芳; 柯珮琪; 羅容珍; 朱云曉; 沈宏偉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5,, (06), 676-679.
[41] 柯珮琪; 錢冰; 崔蓉; 沈宏偉; 顏杰文, 新醫(yī)學2005,, (10), 32-33.
[42] 柯珮琪; 鄭聞亭; 朱云曉; 沈宏偉; 林美芳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4,, (S1), 223-225.
[43] 柯珮琪; 崔蓉; 沈宏偉; 梁秀卿; 錢冰, 中山大學學報(醫(yī)學科學版)2004,, (S1), 249-251.
[44] 凌家煒; 柯珮琪; 沈宏偉; 楊國奮; 牛剛, 實用醫(yī)學雜志2004,, (03), 294-296.
[45] 朱云曉; 柯珮琪; 沈宏偉; 梅卓賢, 中國新藥雜志2003,, (08), 649-651.
[46] 沈宏偉; 柯珮琪; 楊國奮; 牛剛, 中國現(xiàn)代醫(yī)學雜志2003,, (18), 104-106.
[47] 王文斌; 顧其勝; 柯珮琪, 上海生物醫(yī)學工程2003,, (02), 25-28.
[48] 柯珮琪; 朱云曉; 楊永忠; 謝紅寧; 馮麗萍, 實用醫(yī)學雜志2003,, (03), 241-243.
[49] 趙淑婷; 孟慶芝; 柯珮琪, 中山醫(yī)科大學學報2001,, (05), 390-392.
[50] 粟厚儀; 徐成康; 吳劍菲; 何勉; 柯佩琪, 新醫(yī)學2000,, (12), 732-733.
[51] 柯珮琪, 新醫(yī)學2000,, (10), 603.
[52] 柯珮琪; 梅卓賢; 李大慈, 新醫(yī)學1997,, (12), 20-21.
[53] 顏杰文; 柯珮琪, 廣東醫(yī)學1997,, (11), 788.
[54] 柯珮琪; 莊廣倫; 周燦權(quán); 李潔, 生殖醫(yī)學雜志1996,, (01), 50.
[55] 柯珮琪; 李大慈; 梅卓賢, 新醫(yī)學1995,, (S1), 10-11.
[56] 宗琳如; 李惠玲; 柯珮琪; 唐曄曼; 閻漢文; 楊國奮; 梁貴尚, 新醫(yī)學1994,, (02), 65-66.
[57] 柯珮琪; 梅卓賢; 李小毛; 周燦權(quán), 新醫(yī)學1992,, (04), 173-174.
專著:參與“婦科腫瘤學”、“現(xiàn)代臨床 思維培養(yǎng)”、“臨床婦科腹腔鏡診療學”、“婦產(chǎn)科臨床手冊”等書的編寫。
其他主要工作成績(比如獲獎情況):榮獲“2017年首屆南粵好醫(yī)生暨第三屆羊城好醫(yī)生”稱號,榮獲“2020年嶺南名醫(yī)”稱號。